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资讯 > 少年儿童健康

手足口病自查小贴士

张玉竹  保定市人民医院  更新时间:2024-03-27

每年夏秋季节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很多学龄前宝宝纷纷中招,如不能及时识别、治疗,极有可能转为重症,危及生命。今天,手把手来教您如何在诸多出疹性疾病中,发现手足口病。

水痘VS手足口病:

A水痘:水痘为薄壁水疱,极易破溃,伴明显痒感,多初发于颜面及躯干部,四肢及手足较少,呈向心性分布,随病程延长,皮疹增多,手足才可见到较明显的疱疹。

B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为厚壁水疱,比起水痘来不易破溃,痒感也轻很多,主要分布在儿童双手、足、肛周及口周。也有个别患儿也可见全身性的疱疹,但和水痘的出疹顺序并不相同。

过敏性皮炎VS手足口病:

A过敏性皮炎:春夏季亦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过敏性皮炎俗称湿疹,皮肤娇嫩的婴幼儿易发,发病初期可出现泛红、干燥、粗糙、皮肤增厚,瘙痒明显,未经治疗可出现水疱,搔抓后破溃流液,多见于臀部及皮肤皱褶处。过敏性皮炎的患儿多以患处的瘙痒不适为主要症状,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B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为感染性疾病,除皮疹外多伴有发热、精神差等全身症状,少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易惊、嗜睡等重症表现,而皮疹部位的瘙痒、疼痛、流液并不显著,不会引起患儿抓挠。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A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亲戚”,也可由肠道病毒引起,皮疹主要集中在口腔咽峡部,双手、足、肛周无皮疹,表现为发热、拒食、流口水,比起手足口病来,疱疹性咽峡炎似乎是发展成重症病例的可能性更小,但仍有一定的危险性。

B手足口病:随着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易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EV71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有时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甚至略过皮疹这一临床症状现而直接表现为病毒性脑炎,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易惊、恶心、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不管他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请您务必不要忽视,及时来医院感染科就诊。

手足口病预防三字经:勤洗手,常通风。

                    吃熟食,晒太阳。

                    勤消毒,离病人。

                    远人群,强身体。


作者简介:张玉竹,女,保定市人民医院综合科主治医师,专业方向:布氏菌病、水痘、手足口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炭疽等多种传染性疾病。


来源:中国医学科普网-少年儿童健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