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迅速升高,肥胖不仅是体型的改变,还是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儿童减肥主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与饮食密切相关,目前存在诸多误区,肥胖儿童到底该怎么吃呢?
关键词:儿童;肥胖;减肥;均衡饮食,
一、饮食结构方面
肥胖儿童饮食要遵循营养均衡、控制热量的原则。能量分配以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5%)的比例比较合适,既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又需降低体重指数。食物选择应多样化,合理搭配,尽量选择小份食物,每天食物种类超过12种,每周25种以上;尽量选择蒸、煮的烹饪方式。
(一)增加蔬菜的摄入。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热量还比较低,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过度进食的风险。每天摄入蔬菜至少300g,像西兰花、菠菜等,可以做成蔬菜沙拉或清炒给孩子吃。南瓜、山药、藕片、土豆等成分以淀粉为主,均不算蔬菜,应算主食。
(二)选择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胸肉、鱼虾、豆腐等,它们是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且消化吸收好,脂肪含量也比较合适。推荐每天摄入畜禽肉40g,水产品40g,蛋类25-40g;至少摄入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及奶制品。每周摄入大豆105g或其他含有等量蛋白质的豆制品;每周摄入坚果50g。
(三)主食适当增加粗粮的比例。如燕麦、糙米、玉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推荐每天摄入谷类150-2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g;每天摄入薯类25-50g。
(四)多吃水果。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像黄瓜、番茄、柚子等,避免榴莲、荔枝、芒果等高热量水果,并且最好在两餐之间吃,避免血糖波动太大。推荐每天摄入水果150-200g。
(五)合理选择零食。不喝含糖饮料;不吃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如果脯、
蜜饯、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及糖果等高能量食物;可以适当选择无糖酸奶、原味坚果、燕麦片、黑巧克力等。
(六)养成主动喝水习惯。保证每天800~1400毫升的饮水量,因为水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需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维持脏器基本功能,还有助于身体更有效的燃烧脂肪。建议首选白开水,不能用饮料(含糖或者不含糖)代替水,尽量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
二、饮食行为方面
(一)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快餐和外卖通常富含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分的食物,缺少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长期食用这些食品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营养失衡,缺乏必需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影响健康。
(二)吃好早餐。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可以帮助唤醒机体的新陈代谢;吃早餐可以帮助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减少中晚餐时过度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一些研究表明,规律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控制体重。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类以及奶类、豆类和坚果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
(三)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蔬菜热量密度低,富含膳食纤维,先吃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当饥饿感不明显时再吃肉类及主食,就不容易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另外,先吃蔬菜可以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迅速上升,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风险。
(四)提倡细嚼慢咽。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 min。当食物进入我们的胃里后,饱腹感需要大约15-20分钟才能传递到大脑。在进食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当大脑接收到饱腹信号时,已经摄入了超过身体实际需求的食物,而这些多余的食物热量最终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五)进餐结束,立即离开餐桌。即使已经吃饱的情况下,坐在餐桌旁也往往会不自觉地继续进食,离开餐桌可以减少这种额外进食,有助于控制总热量摄入。
(六)避免进食时观看电子产品。边吃饭边观看电子产品容易导致人们摄入更多热量,不利于控制体重。
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切忌过度节食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减肥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切忌一蹴而就,建议6到12岁肥胖儿童每周体重下降不超过0.5公斤,13到17岁肥胖儿童不超过1公斤。控制体重的同时,应逐步消除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