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尾骨骨折、疼痛、非手术治疗、康复锻炼、预防措施
Keywords: Tailbone Fracture, Pain, Nonsurgical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Preventive Measures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尾骨骨折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尾骨虽小,却承载着身体的重量,保护脊椎神经。尾骨骨折常由摔倒或坐姿不正确引起,症状包括剧烈疼痛,严重时影响排便。诊断需医生通过X光、CT或MRI。大多数尾骨骨折无需手术,通过休息、坐垫、饮食调整和止痛药治疗。康复需医生指导,预防则需注意安全、保持健康体重。文章强调尾骨骨折虽非大病,但不容忽视,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symptom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ailbone fractures. Although the tailbone is small, it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body and protects the spinal nerves. Tailbone fractures are often caused by falling or incorrect sitting posture, with symptoms including severe pain that can affect defecation when severe. Diagnosis requires a physician to use X-rays, CT scans, or MRI. Most tailbone fractures do not require surgery and can be treated with rest, cushions, dietary adjustments, and painkillers. Rehabilit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a doctor, and prevention involves paying attention to safety and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while tailbone fractures are not serious conditions, they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and timely med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sought to avoid delayed treatment.
正文: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可能有点儿“屁股疼”——没错,就是尾骨骨折。您可能觉得,尾骨嘛,不就是屁股尖儿上那块儿小骨头嘛,能有啥大不了的?嘿,您还别说,这尾骨虽小,要是折了,那滋味儿可真够受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尾骨骨折的事儿,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小问题。
首先,咱们得知道,尾骨在哪儿。您瞧,这人体脊椎,从上到下,颈椎、胸椎、腰椎,再到骶骨,最后那一小截儿,也是我们人类从猴子进化来的一点点小尾巴,就是尾骨了。别看它不起眼,它可是脊椎的终点站,承载着咱们身体的重量,保护着脊椎神经1。
那么,这尾骨是怎么折的呢?最常见的原因,莫过于摔了个屁股蹲儿。您想啊,人往后一倒,屁股着地,那力量全集中在尾骨上,咔嚓一声,骨折了。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生孩子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长期坐姿不正确,都可能导致尾骨受伤2。
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了,这尾骨骨折了,有啥症状呢?哎,这可得好好说说。首先,疼,那是一定的。不管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那尾骨部位都跟针扎似的,疼得您直咧嘴。严重的时候,连大便都成了问题,因为一用力,尾骨那儿就跟过电似的,疼得您直冒冷汗。尾骨是人体进化过程中残留的结构,它不具备明显的运动功能。然而,由于尾骨周围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韧带肌肉,一旦发生骨折,患者会感到明显的局部疼痛,且可能影响到运动功能。此外,有观点认为部分人的尾骨可能仍保留了一些原始功能,对维持站立时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3。成年女性的骨盆下口较宽,使得尾骨更易受损,因此临床上女性患者更为常见4。
怎么诊断尾骨骨折呢?这事儿得交给医生。医生会让您拍个X光片,看看尾骨的形状有没有变化。尾骨在人体里可是个“隐身大师”,它的家——骨盆,结构复杂得像迷宫,再加上邻居们:那些爱闹腾的肠道气体和便便,总是抢镜,搞得X光机也头疼。所以,想要拍个清楚的照片,找出骶尾骨的裂缝,简直就像是在玩“找不同”游戏的高级版。文献里那些严肃的专家们都说了,这骶尾骨骨折的误诊漏诊率高达61%5。所以有时候医生可能还会进一步给你做CT或者MRI,才能看得更清楚些进而确诊尾骨骨折。
接下来,咱们说说治疗。这尾骨骨折,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手术的。医生会让您卧床休息,避免坐压尾骨,减少疼痛。别忘了找个专门为尾骨设计的坐垫,这样坐下去就像坐在云朵上,让尾骨远离压力。坐的时候,像个瑜伽大师一样调整坐姿,找到那个让尾骨最舒服的姿势。同时,多吃纤维,避免便秘,这样就不用在厕所里和尾骨的痛苦做斗争了。还会给您开些止痛药,让您舒服点儿。
尾骨骨折,有的轻,有的重。轻微的骨折,可能就是尾骨裂了个小缝儿,这种一般休息休息,养养就好了。但是,如果尾骨完全折断了,或者碎成了好几块儿,那情况就严重了,可能就需要手术来固定(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者切除了(臀部改良切口行尾骨骨折远端切除术,减轻压力)6。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听说骨折都要复位打石膏,尾骨骨折怎么复位?说到这个尾骨复位,就像是在玩一个不太愉快的“推挤游戏”。想象一下,医生得用手指伸进直肠,像玩跷跷板一样,把前移的尾骨往后推,希望能把它摆回原位。但我们的尾骨后面缺少那种能把它牢牢抓住的“对抗肌肉”(肛提肌、尾骨肌、耻骨尾骨肌及髂骨尾骨肌正常固定尾骨往前提拉),也没有那种能让它老老实实待着的固定方法。所以,手指一拿出来,它就又回到了老样子。事实上这种 “肛指复位”的手法对骨折的位置没啥影响,反而可能会造成新的损伤7。故而临床实践中,对于轻度的尾骨骨折,除非比较严重的尾骨骨折或者合并内脏损伤的尾骨骨折,一般来说医生较少采用这种“肛指复位”的手法。
说到这儿,您可能又担心了,这尾骨骨折,会不会有啥后遗症啊?嘿,这得分情况。尾骨骨折这事儿,就像青春期的爱情,年轻人恢复得快,6-8周就能活蹦乱跳;老年人嘛,就像他们的舞步,需要多花点时间,8-12周甚至更久才能优雅地回到舞池。轻微的骨折,就像小感冒,2-6周就能挥挥手说再见。但要是碰上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那可就得像减肥计划一样,耐心点,3个月起步,慢慢来。总的来说,尾骨骨折恢复就像等公交,你不知道它啥时候来,但平均算下来,2-3个月总能等到车。至于尾椎骨折,那就得像等那个总是迟到的朋友,8-10周后才能说“嘿,你终于来了!”所以,别急,给自己的尾骨一点时间,它会像那个最终会来的公交车一样,带你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恢复得不好,可能会留下慢性疼痛,甚至影响排便8。
所以啊,这尾骨骨折,虽然不是啥大毛病,但也不能小瞧。一旦发生了,得赶紧上医院,找医生瞧瞧。别自己在家里瞎折腾,耽误了治疗。
再说说这尾骨骨折的康复锻炼。这康复锻炼啊,可是个技术活儿。您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进行。比如,可以做一些温和的拉伸运动,增加尾骨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头的愈合。但是,千万别做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让尾骨更疼9。
最后,咱们再聊聊预防。这尾骨骨折,预防起来也不难。首先,得注意安全,别摔着。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更容易骨折,尾骨骨折的发生率和骨质疏松程度正相关10。尾骨骨折和体重也有相关性,那些体重超标的朋友们,他们的尾骨承受的压力就更大,相同的暴力外伤造成尾骨骨折的可能性就更大11。所以,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预防尾骨骨折的一个重要方面。出门在外,得小心脚下,别滑倒。家里的地板,也得保持干燥,别弄得湿漉漉的。
咱们还得提提尾骨骨折和运动的关系。有些运动,比如骑马、自行车,长时间做这些运动,尾骨受到的冲击和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喜欢这些运动的朋友们,得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尾骨,运动的时候,做好防护措施,别让自己受伤。
说了这么多,咱们今儿的尾骨骨折科普就到这儿了。希望您听了之后,对这尾骨骨折有了更深的了解。记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得好好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强,孙宇,王亮,等.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 37(2):2.
[2]Won H, Moon S Y, Park J H, et 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coccyx fracture: A study using national claim database in South Korea[J]. Injury, 2020, 51(10): 2278-2282.
[3]马常青.手法复位为主治疗尾骨骨折4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03):25-26.
[4]胡强,孙宇,王亮,等.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02):168-169.
[5]何强,黄军荣,陈星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骶尾骨骨折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8,(06):665-667.
[6]李军伟,牛鸣,任晓强,等.T型钢板加植骨治疗尾骨骨折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03):355-356.
[7] Kanabur P, Gowd A, Bulkeley J A, et al. Symptomatic sacrococcygeal joint dislocation treated using closed manual reduction: A case report with 36-month follow-up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Trauma Case Reports, 2017, 12: 11-15.
[8] [1]赵红旗,贾均飞,刘志超,等.尾骨骨折致肛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C]//2005.
[9] Seemal P, Ayub A, Diilshad M, et al. Comparing primal reflex release technique and stretching exercises on pain and function in coccydynia[J]. Iranian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22, 20(4): 623-632.
[10]Kaneki T, Koyama S, Wada S, et al. Hemorrhagic rectal ulcer caused by a deformity of the coccyx complicated by normal delivery[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 38: 681-683.
[11] Wood K B, Denis F. Fractures of the sacrum and coccyx[J]. Fractures of cervical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New York: Marcel Dekker, 2003: 4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