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俗称血癌,曾经是一种难以攻克的疾病,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三个字不再是“绝症”的代名词,通过积极的治疗,白血病的治愈率居儿童恶性肿瘤之首。
一、抛开谈虎色变:什么是儿童白血病?
我们的骨髓就像一个“血液工厂”,其中红细胞是运输氧气的“快递员”,白细胞是抵御感染的“卫士”,血小板是负责凝血的“维修工”。当骨髓里的“生产机器”造血干细胞出现故障,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次品——白血病细胞,这些异常的细胞不仅没有白细胞的免疫功能,甚至还会像侵略者一样,失去控制,疯狂增殖,占据了骨髓有限的空间,导致正常的“快递员”、“卫士”和“维修工”无法生产,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敲响警钟信号:如何早期识别?
白血病的症状并非特异,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生长痛。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尤其是常规治疗无效时,请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1、发热:因为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因此容易反复发烧、感染,并且不易治好。
2、贫血:红细胞减少造成的贫血会导致孩子面色苍白、唇色淡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等。
3、出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有皮肤莫名其妙的淤青,反复鼻衄,牙龈出血等。
4、骨关节疼痛: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可以造成骨髓腔内压力升高或者局部浸润骨膜而产生骨痛、关节痛等症状,容易被家长忽略,误以为是“生长痛”或者关节炎而不予重视。
5、肝脾淋巴结肿大:癌细胞可能侵入其他脏器,如腹部有肿块感,或者在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处触及无痛的肿块。
6、其他: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体重减轻,伴有头痛、呕吐、咳嗽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不一定就是白血病,但这些可能是重要的警告信号,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三、揪出元凶:揭开致病的秘密
时至今日,儿童白血病的确切原因尚不能确定,但是相关研究指出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这里所说的遗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遗传”,而是一部分具有“易感基因”的儿童,在遇到不良环境刺激后就容易出现造血干细胞恶变的情况;环境方面的致病原因多见于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接触、病毒感染等。
四、拨开迷雾见月明:我们如何确诊?
医生会根据血常规的结果发现白细胞有明显的增多或者减少、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并见幼稚细胞,会做一系列的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骨髓穿刺+活检是诊断白血病的“金标准”,可判断白血病类型及危险度分层。
2、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是更为精确的“武器”,就如同是在分析癌细胞的“身份证”,分析其是否出现了特殊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是否有染色体异常、是否发生了重要的基因突变等信息,用于判断恶性程度即危险性以及靶向治疗的基础,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极为重要。
3、腰椎穿刺可以用来检查脑脊液中是否含有白血病细胞,看看有无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五、通往治愈的征途:如何治疗?
现代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化疗,按危险度分组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需要2~3年时间,在此期间还要配合支持治疗,一旦化疗后出现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要马上应用抗生素、输血等治疗,加上必要的营养支持,给孩子足够的力量完成治疗!
除了化疗外,我们还有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CAR-T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精确定位杀死癌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用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来代替患儿病变的骨髓),许多新药也被用于临床实验,并为部分患儿赢得了治愈的机会。
六、照亮前路曙光:究竟有多高的治愈率?
什么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当诊疗规范越来越完善、支持治疗越来越成熟之后,如今我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0%-90%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60%-70%以上的儿童都可以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一般说治愈),并且与正常孩子一样长大上学、参加工作、婚育成家。白血病孩子若能早点得到正确诊治并积极治疗,人生将会有无限可能。
结束语:有裂缝的生命,阳光才会照射进去。
白血病的治疗之路无疑是曲折漫长的,医学在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救治,身体康复,重新看到美丽的阳光。然而,白血病也会在这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正是因为这条伤痕才会让他们沐浴着希望和勇气照耀的光明,带着所有的关爱和祝福迎接美好的明天吧!